烟村色浅——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青果学院 > 烟村色浅——散文
梨花风起正清明
作者:admin 时间:2011-04-02 浏览数:0
清明。于我的印象中,总是一片湿雨,或雨横风狂,或缠绵悱恻,从清晨之初,纷纷扬扬,至黄昏之末。山野间烟雨弥漫,远山隐在迷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梨花带雨,真是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一念如斯,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好多年没有去给父亲上坟了。心中顿觉愧疚,往事犹如纷飞的细雨洒落眼前。
父亲是六四年参加铁路工作的二老工人,正如千千万万他们那批铁路工人一样,为了生活长年餐风露宿、漂泊异乡。父亲这个名词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模糊的,我一直都觉得他是我们家里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只有在他偶尔回家探亲,带回我最喜欢看的小人书时,这足以让我在同村的孩子们面前炫耀好一阵子,我才意识到他的存在。记得初一的期末考试我考得很差,在家探亲的父亲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最后他说“只有认真读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当时我大声质问他为什么不认真读书呢,让我也有个有出息的爸爸,可以随时陪在身边呢?他看着我一愣,久久没有说话……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个孤儿,被别人家收养,十二岁就开始拉船维生,根本没有机会读书,但他很喜欢读书,也想我读好书,所以每次探亲都给我带一大堆小人书回来。那时我好象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的眼神,了解他的苦心,暗自发誓要认真学习,圆了父亲的读书梦。
大学毕业,我也如同父亲一般,选择了铁路单位,经过几年的漂泊生活,于是我明白了父亲曾经如同我现在一般的无奈,也真正理解了铁路工人转战南北,居无定所,四海为家的含意,于是从心底原谅了他“弃家”的无奈。
九七年的夏天,刚退休一年的父亲因为胃癌离开我们,他永远地躺在了家乡那开满野花的山坡上。然而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很少有机会去看他,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经常想起他,他总是微笑着跟我说“儿子,你一定行的!”就是这样的鼓励,无论多么困难,我一路走了过来。
历史的脚步从来不会为谁停留,父辈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自身的价值,他们一路坎坷,一生艰辛,换来的是祖国日益强大,社会更加繁荣。他们传承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更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窗外,远处新建成的高速公路绵延到了天边;石龙溪旁泥泞难行的小路上,依稀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诠释着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境。桃李谢了,枝头上冒出了嫩黄的新芽,春天就这样悄悄走进了我的视线、走进我的心里。
今年清明,我该去给父亲的坟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水酒,烧上一把纸钱,共叙锦绣中华好清明。
黄朝辉/文
黄朝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