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四川工人日报:“半路出家”的测量尖兵

作者:admin  时间:2010-07-22  浏览数:0

    6月25日至30日,“2010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竞赛工程测量工决赛”在成都举行,经过激烈角逐,中铁二局五公司苏州地铁广济站项目测量主管任绍刚荣获大赛金奖,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项比赛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办,来自18家中央企业和7个省、自治区组队的142名参赛选手参加了决赛,可谓高手如云。
  谈起两次大赛中取得的莫大荣誉和数度从业内精英当中脱颖而出的艰辛历程,任绍刚却轻描淡写,然而当深入了解任绍刚之后,他逾越艰险一路走来的艰难经历却让人为之动容。
  成功转型
    谁能想到作为一个拥有着卓绝测量技艺的技术人员,任绍刚当初竟然仅有初中学历。1993年他中学毕业,来到公司攀枝花金沙江特大桥项目担任电工工作。尽管知识水平有限,但他却从不妄自菲薄,相反,任绍刚硬是凭借着年轻人敢打敢冲的态度,和肯学肯钻的工作热情,在机电这一岗位上干出了成绩,成为机电部门的一员干将。
    1998年,他来到中铁二局五公司成都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测量主管在私下交流中,察觉到任绍刚身上拥有超常的数学天赋,他多次暗地里对任绍刚进行旁敲侧击的考核。考核中,任绍刚无论是对几何图形的演算还是坐标位置的判断,他都是一学即会。测量主管竭力要求把任绍刚调到测量组。任绍刚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测量生涯,他从最基本的“后视”开始学起,逐渐地学会了前视、视镜等测量基本操作。晚上下班后,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把指导老师白天计算的外业资料翻出来,进行反复的知识梳理和数据推算,不到三个月他便熟练的掌握了测量理论知识以及操作基本原理。就在这时,由于工作调动,测量主管离开了项目部,这意味着只有不到三个月测量经验的任绍刚,不得不火线出师了。任绍刚没有因此而感到胆怯,毅然承担起了测量组的外业测量重任,遇到难题他就翻出指导老师临走时留给他的那本施工测量辅导书,仔细琢磨、认真体会。新到任的测量主管对他赞不绝口,放心地把全部外业测量任务交给他,并要求他担当起外业测量组代理主管的职务。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项目白鹤林立交桥工程在测量过程中,碰到了一道难题,由于该线路范围内有一段特殊的卵形缓和曲线,其线型情况十分罕见,而设计图纸上又没有直观给出各项曲线要素,无论是项目测量主管还是测量监理,都对如何确定测量方案而一筹莫展。时间一天天流逝,工期一天天缩紧,如果测量方案无法确定,该部位施工工作将无限期后延,这不仅将对工期造成重大影响,还会全盘打乱施工部署。面对困难,任绍刚连续数天利用休息时间,窝在房间里查找资料,研究缓和曲线线型原理。通过细致的分析,任绍刚发现了卵形缓和曲线测量的难点,就在于缓和曲线直缓点的定位和计算上。有了攻关方向,他便日夜不停地加紧演算,彻底解决了这道困扰项目部的大难题。
  精益求精
    测量是个辛苦活,当初对于“看镜子”、“扛杆杆”的无限好奇,逐渐被冰天雪地中徒步踩点数公里和深夜熟睡中被人数次唤醒而代替之时,任绍刚没有因此而对他的转行感到后悔。在攀枝花某公路项目,在得知工程变更范围非常大的情况下,任绍刚仍坚持带领着测量组对每一座挡墙,每一座涵洞,每一段路基,甚至包括线路的测设线都一一进行了测量,为设计变更提供了宝贵的原始依据。在设计变更之后,他又和他的团队一道再次对同一地点进行超平、放线,有时反复测量次数多达六次,他也毫无怨言。在辽宁阜朝项目,他冒着东北三月间凌冽的风雪,在短短数天之内,就徒步走遍了全线,对近十公里线路内的路基、桥梁、隧道全部进行了复测,成功地发现了设计图纸中的涵洞设计错误和桥台顶标高的计算错误,从而避免了测量事故的发生。
    在十五年的测量生涯中,任绍刚自强不息,从一个半路出家的青年逐渐成长为已担任过五个项目测量主管职务的业务精英。业务上,他总结出了独到的线路复测、方向观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观测、桥梁隧道控制测量等技术经验,并以自己严谨克己、自强不息的工作态度赢得企业的肯定和同事们的尊敬。姜帆梅小玲 本报记者 徐霞 文/图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腾飞大道99号 邮编:610091 电话:028-61679233 邮箱:cregc5th_sc@163.com 版权所有 © 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05009420号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