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中国中铁:丹青难写是精神——记中铁二局绵遂高速公路项目领工员范成坤

作者:admin  时间:2010-04-29  浏览数:0

  ■ 人物小传

    范成坤,男,43岁,中铁二局绵遂高速公路项目4队主管领工员,先后获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2008年度“十佳技术能手”,2009年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 感言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筑路工人,在参加工作的18年中,我只是以一名共产党员和现场施工管理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国家却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想,今天获得的荣誉并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荣誉是国家给予像我一样千千万万普通的筑路人的。
     作为现场领工员,工地就是范成坤的家。工作18年来,他只在家里过过一次年,一年到头跟父母团聚的时间屈指可数,他心里觉得亏欠家人很多,尤其是他年迈多病的母亲。但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却明白“忠孝难两全”的道理,为了“大家”,有时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小家”。
    2008年8月,绵遂高速作为四川灾后重建首个重点交通项目全面动工建设,范成坤成了建设大军的一员。也正是这一年。他那66岁,长期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母亲被检查出患上重症尿毒症,已进入中晚期。从这时起,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范成坤要承担起每月近万元的肾透析、输血的医疗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好母亲的病”,为筹集巨额的医药费,他悄悄卖掉了刚买不久、还没住过一天的成都的新房子。
    一边是急需照顾、身患重症的母亲,一边是已开始紧锣密鼓筹建的灾后重建项目。范成坤选择了后者,悄悄地把对母亲的眷恋装在心里,毅然投入到绵遂公路建设。踏实肯干的他被安排到全线头号控制工程——过军渡涪江特大桥工地,任四工区副区长兼主管领工员。
    一到工地,就接到项目开工典礼在涪江特大桥工地举行的命令。从征地拆迁落实到绵遂高速公路开工庆典,只有短短的18天时间。而矗立在他这个现场领工员面前的庆典场地还是一片葱茏的花生、玉米地。也就是说他要在18天内完成对这块地的场地平整、道路硬化,以及混凝土储灰罐及拌和楼建设。这对范成坤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凭着多年的施工经验,他对庆典场地建设的每个环节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施工安排准确到了每个小时。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他24小时吃睡在施工现场,三伏天气,白天烈日暴晒,晚上蚊虫叮咬,实在熬不住了,就喝两口“藿香正气水”,在帐篷里眯一小会儿。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他说“我能坚持。不守在现场,心里不踏实”。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确保了开工庆典如期举行。这一天,范成坤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妈,看到这条新闻了,儿子就在现场,场地是儿子亲自布置的……”
    绵遂高速公路一开工,即进入紧张的抢工。大桥进入悬灌施工,每一节段的施工循环时间,决定着整个大桥的工期。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范成坤以分钟为单位,不断压缩着紧迫的时间。在悬灌底板钢筋施工过程中,过去作业工人一般按照技术部门的要求,采用单圈钢筋绑扎方法。但是,凭着多年的经验,范成坤指导作业工人采取“多圈连接绑扎,一次到位”的方法施工。仅此一个小小的措施,使每个施工循环时间压缩2至3个小时。通过这些“小”举措,现在每节段悬灌施工时间已由开工时的7天半,压缩到6天。
    在范成坤和大家的努力下,涪江特大桥迅速成为全线最为“靓丽”的工点,成为全线学习的样板,被上级评为2008、2009年“安全标准”工地,被指定为2009年四川省综合交通枢纽现场会参观点之一。但在施工过程中,他始终未向任何人提起母亲病重和变卖房子的事。直到2009年大年初三,家人电话告知,母亲突然出现昏迷,他才向领导请假,说出此事。
    孝是感恩,是反哺,是责任。“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这是当代某位国学大师的一句名言。范成坤讲不出这样的经典语言,但是,他用实际行动在“大家”和“小家”,“大孝”和“小孝”之间作了选择。随着绵遂公路一个又一个的节点工期的实现,范成坤也用实际行动,为振兴四川经济的灾后重建,尽着自己的责任。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腾飞大道99号 邮编:610091 电话:028-61679233 邮箱:cregc5th_sc@163.com 版权所有 © 中国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05009420号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