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铁道建设报:灾后重建党旗红
作者:admin 时间:2010-05-26 浏览数:0
——五公司成灌项目党工委工作纪实
匡小明 许 超
2008年10月27日,五公司承载着“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荣誉和使命,承担起成都至都江堰铁路27公里线下工程16亿元的建设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灾后重建铁路项目,公司必须在2009年8月30日完成线下工程,其施工时间只有10个月。
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和前所未有的紧迫工期,项目部党工委以胡锦涛总书记“天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鼓舞人心,以灾后重建的重大责任激励士气,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近万人的大兵团汇聚成强大的合力,提前17天完成工程任务,硬是将神话变成现实。
灾后重建的誓言
距5·12大地震震中映秀镇不足100公里的都江堰毁损严重,楼倾房坍,满目疮痍。当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何建府、项目党工委书记周洪德带领员工在城区看到震毁现场的惨烈景象时,无不震撼,一种重建灾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油然而生。
党工委进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作业队的划分组建党支部班子,明确党小组的位置,插上党旗,把96名共产党员和400多名管理人员、8000多名作业工人紧密地团结起来,为灾后重建拼搏奋战。
作业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彼此陌生。为了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灾后重建、振兴四川经济上来,何建府在项目部管理干部和党员大会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当时的抢险情景,激发全体员工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党工委把集团公司党委“成灌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作为项目部党建工作的主线,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把“我是党员带头冲,灾后重建当先锋”的铮铮誓言喊响叫亮。项目党政领导以“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提出管理工作“三个到现场”(了解情况到现场、管理到现场、服务到现场),做到每天跑现场了解施工进展,特别是控制工期的重点、难点的施工进展;亲临现场,蹲点督战重、难点工程;加强对员工和作业工人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交心等沟通活动,及时解决征地、拆迁、扰民等问题,为成灌铁路建设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
金马河特大桥是全线头号重、难点工程,运用造桥机施工,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员工中有畏难情绪的苗头。对此,何建府和周洪德把指挥部搬到距桥不到50米的河堤上安营扎寨,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施工,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与大家一起奋战5个多月,以自己的行动证明重建灾区的誓言。他们在基坑前指挥,在承台上抢灌混凝土,在箱梁里调兵遣将,组织党员“突击队”,哪里有困难就向哪里冲,哪里艰险就有党员的身影。
8000人的合力
项目部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抢”字,因为他们的施工量占全线的一半。也就是说,要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十多亿元的建安产值,平均每月要完成1亿多元的任务!
为了打好成灌铁路建设这一仗,公司从全国20多个项目抽调了400多名管理人员,从四面八方集结了上百支协作队伍、8000多名作业工人参战施工。为了把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项目的队伍训练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兵,党工委和各党支部在狠抓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的同时,特别注重用重建灾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统一大家思想。
首先,强化培训。党工委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先后举办“高强性混凝土施工”、“高铁软基作业处理”、“金马河48米跨度高空中移动模架制梁实施细则”等系列培训班,学习成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理念、质量安全标准、四个标准建设和六位一体施工管理体系,组织干部、党员参加技术党课1000余人次,开展技术练兵800人次,开展技术攻关36项。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30余名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其次,把员工冷暖记心上。员工工作越艰苦,党工委的工作越细致。他们构建员工精神家园,健全“困难职工家庭档案”,关注家庭负担重与单亲家庭的员工,真正做到了“困难员工无一户生活无保障、无一户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一户家庭成员看不起病,无一户子女辍学。”马继斌是模板班组工人,家庭十分困难,党工委了解情况后多次派人关心慰问,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鼓励和帮助。马继斌对党组织和项目部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建设之中。除马继斌外,还有10名困难员工也及时得到了帮助。施工再忙,项目部只要了解到有员工或工人过生日,都会为他们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人性化、温情化的管理,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积极性。自开工以来,近20名员工提出了数十项小改革方案及合理化建议,为项目创造了不菲的价值。
对于协作队伍,项目部一视同仁,不仅党会、党课邀请作业工人党员一起参加,还通过举办专业技术课、岗位培训、现场教学、师带徒、“一帮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提高作业工人的技能水平,鼓励他们“精一手、会两手、懂三手”(精一门技术,会两项技能,懂三项工种),挤时间参加钢筋、电焊、机械、混凝土、模型等工种培训,做技能型工人。三队队长赵志武,不但手把手地给作业工人传授技术技能,教他们正确戴安全帽、系安全带,而且还帮助他们安排班组工作,组织劳动力抢重点、抓难点。就这样,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击队”练成了一支顽强拼搏、善打硬仗的“正规军”。工人们都说,“只要在成灌铁路干过的人,在管理和技术上都上了一个新层次”。
党工委设专门机构管理作业工人的合同、薪酬和技能培训、行为教育、工作安排,特别抓好工资按月发放到个人手中,绝不允许无端卡作业工人工资,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不受丝毫侵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党工委的有力工作,把8000多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合力!创造出日产值500万元、月产值过亿元的历史纪录!
“勤俭人家”的情结
都江堰市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勤俭人家”, 建板房2万多平方米,安置受灾群众12000多人,而成灌铁路正好从安置点中通过,将其分割成四片。这里的受灾群众都饱受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有些群众在安置点内已经搬动了几次,他们需要安静的生活,但是成百的机械、几百号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对此,第二工程队超前思考,超前预控,对居民进行耐心疏导,请他们理解施工的难处。同时,狠抓现场管理,投入48台钻机,加班加点地满负荷工作,领导24小时轮流值班,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施工任务。项目党工委密切配合安置点的居委会党支部,为45户困难居民提供了45个工作岗位以改善其生活条件。建设者的情怀,得到了受灾群众、村民的一致认同。2009年4月,安置点居委会党支部组织居民敲锣打鼓,给项目部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表达了路地共建的深厚友谊。
96面旗帜的风采
在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抢工浪潮中,党工委充分发挥96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项目经理到普通员工,从企业员工到作业工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攻坚最难,哪里就有“党员先锋岗”在雄起!周洪德书记说:“我们要求每一名党员佩带共产党员上岗证,就是要亮出党员的旗帜。”
第一工程队队长吴业新是刚入党的新党员,在成灌铁路严峻的考验面前,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负责的聚源特大桥主桥连续梁0号段抢工过程中,虽然现场离驻地只有3000米,但为了抢工期和及时解决现场问题,他带领所有技术干部、领工员吃住在现场。困了,在指挥车里打个盹;饿了,就泡包方便面。连续突击5天4夜不下火线,创造出12天完成0号段的施工纪录!他每天凌晨1点后到现场查岗点名,落实晚间施工任务,谁不在场谁就要被“执行战场纪律”。经过吴业新和兄弟们的拼命苦战,第一工程队取得了第一个完成连续梁0号段施工、聚源特大桥提前7天合龙、都江堰特大桥跨都汶匝道连续梁提前19天合龙的佳绩。
共产党员张鹏是第二工程队队长,负责都江堰高架特大桥101号至174号墩线下施工任务。这个曾荣获青藏铁路“高原雄鹰”称号的基层管理干部,工作激情似火。他胆大心细,对施工质量更是“铁”出了名。凡孔桩钢筋笼的钢筋焊接不规范、间距不达“验标”,坚决返工没商量;对混凝土浇注更是严之又严,不容许出半点瑕疵。所以,他负责的管段内钻孔桩全部为I类桩。在抢建走马河158号水中墩时,羊子口电站的电子闸突然自动开闸,大水呼啸而来,工人们急忙上岸避险,但河里的10多台抽水机眼看将被大水冲走,张鹏来不及多想,纵身跳进水里拉着抽水机就往岸上拖,他的临危不惧使工人们纷纷跳下水去,抢救出了那些设备,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被员工们称为“拼命队长”。
在成灌铁路项目部,吴业新、张鹏只是96名党员中的杰出代表。96名党员就如96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各个战斗的岗位上;96名党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故事,激励和鼓舞着现场的每一位建设者。
脱颖而出的人才
从进场第一天起,项目部党工委就根据成灌铁路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和管理幅度大、人员需求多的特点,把“建一项工程,造一批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拘一格地启用年轻人,给他们压担子、搭平台、给角色,使其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成长。
项目部启用32岁的吴业新任一队队长、27岁的杨革任副队长,两位年轻人不仅挑起了1.3公里的聚源特大桥、 1.6公里路基共 2.2 亿元建安产值的重任,而且还提前17天兑现工期。28岁的计划合同部长张志合,把100余支协作队伍、成百上千份工序承包协议,管理得井井有条。大学毕业3年的助理工程师张新风,勤于学习钻研,现在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项目部有 5人被提升为部门负责人,4人挑起了工程队负责人的担子,5人被提升到副经理、副总工程师的岗位,2人调到别的项目担任领导职务。
党工委特别注重在政治上关心员工们的进步。一年多来,有 12 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8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2人被吸纳为中共预备党员,4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一年多来,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何建府荣获四川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武佰全荣获中华铁路总工会授予的“火车头奖章”, 42人获集团公司、五公司的“先进个人”、“模范员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支英雄集体的名字,将永远地镌刻在成灌铁路的建设史上。
都江堰特大桥金马河段贯通时的情景
项目经理何建府(左一)向集团公司总经理唐志成(左二)汇报大战部署情况。
五一期间,项目部开展慰问联欢活动
左右联络线
都江堰高架特大桥青城山大道